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艺术长廊>

美东纪行

更新时间:2022-01-12 作者:梅州政协 点击:259

美东纪行

廖运生

1994年12月12日,被海内外来宾大为赞赏的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刚刚落下帷幕,我和林烈仁同志(市台联会原会长)受组织委派,随中央统战部干部局组团赴美国参加美东台湾客家联谊会周年纪念活动。团长是时任全国台联会副会长、广东省台联会会长徐进星同志,全国台联会陈副会长为副团长,成员有中央统战部干部局周向阳和全国台联会安蓓蓓两位女同志,加上我和林烈仁同志共6人。

能参加如此高规格团(组)的出访活动,确实十分荣幸。行程和日程是经外交部确定并协助安排的,非常严谨而又略显宽松。

我们从北京出发,经过10多个钟头的空中飞行,终于抵达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城市——洛杉矶。这个被称为“天使之城”的洛杉矶,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高楼大厦林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而是土地面积广袤,城市边界不明显,但交通发达,移民最多的城市。因其地处大平洋地震地带,经常地震,高楼大厦很少,即便是市中心,零零散散的高楼加起来,似乎也不超过10栋,我们下榻的地方也只是有一个小院子的两层楼房。

漫游好莱坞

我对时差比较敏感,加上出访前,我作为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筹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全身心投入大会筹备工作,大会刚结束,紧接着便出访,故显得特别累。好在作为首站的洛杉矶,只安排一场与旅美台胞工商界部分代表的见面,并接受他们的宴请,次日便在我领馆人员陪同下,参观著名的好莱坞。

好莱坞位于洛杉矶西北部,由于它西朝大海,邻近沙漠,雨水较少,景色宜人,是非常理想的电影拍摄地。因电影发展起来的好莱坞有众多的和电影有关的景点。我们不可能像许多游客一样,去环球影城看一场水上特技表演,也不可能在日落大道漫步,欣赏满街挺拔的棕榈树,更不可能到圣莫尼卡海滩,看夕阳夜景……我们只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包括星光大道,那里展示有2000多颗镶有好莱坞商会追敬的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工业的贡献;我们造访了迪士尼乐园,并与一些明星合影留念;我们乘坐观光车,漫游好莱坞景区,并体验了某些电影桥段。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虽然没有给自己留下太深的印象,却从中领略了异国文化,也让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紧张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

结束洛杉矶短暂之旅后,我们来到了美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华盛顿。华盛顿特区通常称为华府,其市街恰似棋盘方格,区划井然有序,既没有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炫耀入目的霓虹灯,街道建筑大多平实,且十分整洁。其地广阔平稳,有为数众多的国家公园,处处绿意盎然。很多居民都住公寓,因此,这个城市既不必向高空发展,又不至于蔓延至东面海边,人口中的一大部分,都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所以有人说,在华府看不到无目标的忙碌和行色匆匆的路人,确是如此。

拜访陈香梅

在华府,访问团拜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飞虎队陈钠德将军遗孀、著名华人活动家陈香梅女士。早在80年代初,国家领导人曾对着陈香梅向一同前来访华的美国参议员史蒂文斯作过评价说:“美国参议员有一百来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可见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人。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她是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人女性,位列全美7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被美国8位总统委以重任。更让我们访问团推崇的是,她不曾忘记自己的祖国,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中美建交等重大事件中,陈香梅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在两岸关系中,陈香梅也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最早向台湾当局提出开放两岸探亲,以及在1989年初,亲自组织台湾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等。

12月16日上午,我们在驻美使馆领导陪同下,前往陈香梅寓所。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人在她的住所迎候我们,并与我们一一握手。使馆领导简要介绍了陈大姐的情况,高度赞扬她为祖国、为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团长进星同志代表全国台联和访问团向她致于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陈大姐对我们这些“娘家人”的到来十分高兴,连声说:“欢迎!欢迎!”在她与团领导亲切交谈过程中,我注意到,这位如梅般的女人,身穿粉红色上衣,乌黑的卷发配合精致的脸庞,突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其优雅的举止,从容的姿态更富于女性的温柔,让人心生崇敬。临别时,访问团全体成员与陈大姐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我至今仍保留完好。

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我虽然无缘再见到这位传奇的陈香梅女士,但依然十分关注她来华访问的有关报道,除了文化交流,还设立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2015年9月2日,陈香梅获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当时她已经90岁,这也是她返回祖国的最后一次。2018年3月30日,这位著名的华人活动家在华盛顿家中过世,享寿94岁。她是女人中的女人,活得再清醒不过的女人。

乡贤沈己尧

拜访了陈香梅大姐后,访问团于当日下午拜访了沈己尧教授,并在其市郊的别墅共进晚餐。

我们乘车从住地出发,在华府整洁的街区穿行后,向郊区进发。使馆人员介绍说,在华府,很多有钱的人并不都住市区,而选择郊区,因为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抵达郊区后,汽车沿着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水泥路穿行一会儿,眼前出现一处开阔的小山坡,沈教授的别墅就坐落在这片绿草如茵的小山坡上。沈教授夫妇早已在别墅前迎迓,宾主寒暄落座之后,团长进星同志将访问团成员逐一向沈教授夫妇作了介绍。沈教授得知我从梅州来,自然而然显得格外亲切,大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渴求。而我对沈教授大名也早有所闻,但未曾谋面,此次幸会,欣喜若狂。在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沈教授生于平远,先后在石正中学、梅州中学、中山大学历史系就读,以后从台湾辗转至美国自费留学,曾在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后任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图书馆编目部主任兼教授。他对海外华人历史颇有研究,著作甚丰。

沈教授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更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华人。他渴望祖国和平统一,支持拥护“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并且坚决反对“台独”,认为“台独”问题是美国干涉下的卖国主义,对于西方反华势力借西藏、人权等问题攻击、抹黑中国的可耻行径,沈教授都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和铁一般的事实进行批驳与澄清。他的言论、文章多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引人注目。他十分关心祖国教育文化事业,热切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并且身体力行,通过回国办学、交流讲座等方式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些都是我在后来通过阅读有关他的报道后才略知一二。他不是富商巨贾,但在他的母校石正中学却有他和夫人黄瑞我女士捐资兴建的己尧楼、瑞我楼。在嘉应大学名誉教授里,沈教授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有的文章称“他的胸膛里跳动的始终是那颗赤子丹心,血管里流淌的始终是那无限的桑梓情怀”,毫不夸张。

沈教授的夫人黄瑞我女士,祖籍也是梅县人,她给我们做了非常丰盛的自助晚餐,其热情殷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回到梅州之后,不久便收到了沈教授夫妇寄来的在他们家合影的照片以及《华盛顿新闻》、纽约《侨报》有关我们出访的报道,还附了一封由沈教授夫妇署名的短信,时间是1995年1月1日。短信末尾一句是“望两岸统一早日实现”!

会见李大使

李道豫先生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三弟李鹤章的第五世孙,他于1993年出任我国第五任驻美大使。据说他到任不久,一位华侨赠送给他一张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拍下的老照片,李大使看后感慨万千,同出李氏一门,同是出使美国,时间过去一百多年,祖辈所处的丧权辱国的外交境况已被新中国史无前例的外交地位和外交形象所替代!

李大使在馆内接见了我们。进星同志首先代表访问团对我驻美使领馆人员一路陪同、呵护有加表示感谢。李大使对我们在华府的访问活动表示赞许,并预祝纽约的联谊活动圆满成功。因为是礼节性的会见,我们在使馆内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离开使馆,我们参观了白宫南草坪、国会山,瞻仰了华盛顿纪念碑,结束了华盛顿的行程。

纽约联情

纽约是访问团此行的终点站。也许是出于安全和工作方便考虑,我们的食宿安排在总领事馆。总领事姓张,揭西人,其夫人是梅州丰顺人。抵达纽约当晚,张总领事在馆内设宴欢迎我们。宴会上了茅台酒,菜也是中国菜,简直就是家宴。席间,张总领事介绍了纽约经济社会情况,也谈到了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这对我们都很重要,尤其是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我们在出访前,全国台联会主要领导在北京设宴饯行时也叮嘱我们平安回来,可见领导非常重视。我们也有默契,凡外出都是集体行动,且在上衣口袋里放了一二十元美金,如遇抢劫,让他把口袋里的钱掏走就是。当然,我心里还是有些想法,认为美国那么发达,不大可能有抢劫一类的事。其实并非领导多虑,美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很大,我在纽约的大街上就看见有要饭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一天,我们在纽约离开地铁口不久,那里居然发生枪击案。

在纽约,我们虽然每天都有应酬,但根据行程还是安排了部分参观项目。我们参观了联合国总部,我还专门步入安理会会议厅,在那里作演讲势,梦想着全世界和平与安全赖于此地。我们登临了纽约地标——世贸大厦,并在那里俯瞰纽约。让我意想不到的是,2001年9月11日,这座雄踞纽约的双子塔竟遭恐怖袭击,近三千人丧生,整座摩天大楼被夷为平地,史称“911”恐怖袭击。直到现在,以“911”为题材的各类文章依然目不暇接。我无意对此事件的研究,但“911”确实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世界!

我们此行主要是参加美东台湾客家联谊会周年活动。该会成立于1979年,其成员大都来自台湾桃园、新竹、苗粟、美浓等地客家人。他们从八十年代初即开始频繁参访祖国大陆,为促进祖国统一,增进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由于我来自客都梅州,又是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秘书长,在该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团长进星同志要我代表访问团介绍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首先简要介绍了梅州的基本情况,强调梅州是明清时期客家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集散地,并强调祖籍梅州的台湾客家人就有160多万。指出梅州学风鼎盛,教育发达,历代人才辈出,足球运动普及,由此赢得“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我接着着重介绍了梅州沐浴国家改革开放春风,经济建设,包括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借此机会通报了首次在中国大陆梅州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盛况。最后,我以梅州客家联谊会的名义,代表梅州客家乡亲,诚邀他们组团来梅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探亲访友,兴办实业,发展事业。我的发言,实则也是一篇简短的乡情报告,既得到团长的认可,也博得了该会客家乡亲的热烈掌声。此后该会会长陈达孝先生还与我保持了较长时间的联系,每年春节互赠贺卡。

与美东台湾客家联谊会的联谊活动,气氛十分热烈。通过宴会、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增进了共识。访问团赠给该会的礼品其中是一幅题写“吞舟之鱼,不入支流”的书法作品,意在鼓励台湾同胞要做吞舟之鱼,投身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主流中来!

1994年12月23日,访问团结束了由美国西部到东部的访问之旅,从纽约乘机返回北京。